曹宏斌,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。2001年进入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工作至今。201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支持,2015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,2016年获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。现任北京市过程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、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环境技术与工程研究部主任、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标志性成果责任专家(负责工业)。兼任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》、《过程工程学报》等编委。
在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,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等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,获授权发明专利70余项,已培养毕业硕士、博士研究生42名。
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各1项,获省部级一等奖3项。
研究领域
工业有毒有害污染物全过程控制。通过交叉融合化工、冶金和环境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,创新构建了基于污染源解析与控污策略—清洁生产过程减排—末端无害化解毒—多过程优化集成的工业污染全过程综合控制技术系统,解决了复杂组分深度分离、有毒污染物安全解毒、工程放大等技术难题,在煤化工、有色、钢铁等行业建成示范工程近100套,取得显著的经济、环境和社会效益。
获奖及荣誉
1. 2018年“全过程优化的焦化废水高效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及应用”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(第一完成人)
2. 2013年“工业钒铬废渣与含重金属氨氮废水资源化关键技术和应用”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(第一完成人)
3. 2016年“钨钼冶金氨污染全过程控制技术及应用示范”项目获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(第三完成人)
4. 2012年“高浓度氨氮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及工程示范”项目获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(第一完成人)
5. 2011年“钒铬废渣资源化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应用”项目获辽宁省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(第一完成人)
6. 2016年获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
7. 2015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。
8. 201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支持
9. 2013年首批入选国家“万人计划”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项目
代表论著
出版中英文专著11本,在环境、化工、冶金等领域发表论文300余篇。
1. 《中国退役动力电池循环利用技术与产业发展报告》(2019)
2. Assessing Transformation Products of Chemicals by Non-Target and Suspect Screening- Strategies and Workflows Volume 1. (2018)
3. 《我国工业源六价铬排放来源与分布研究》(2018)
4. 《伯胺在萃取/分离中的应用》(2014)
承担科研项目情况
主持包括自然科学重点基金、水重大专项、科技支撑、863等纵向项目20余项。鞍钢、攀钢等企业横向项目近20项。